返回首页理论研究

走出思想误区,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作者: 孙克安      浏览次数:2559     发布时间:2009-4-11 21:03:14
 

中共中央于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即中发〔20055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又一新举措,是我国政党制度建设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意见》通篇体现一个中心理念:中共要与中国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而共同努力。执政党对自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提高执政能力,作为多党合作的配角----参政党,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切实提高参政能力。

参政议政是参政党履行职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是参政党的长期任务。多年来,在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和广大党派成员的努力下,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中共和各级政府提供了很多的谏言良策,发挥了参政党的作用。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参政议政过程中,我们的观念可能出现了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追求提案的数量。党派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和资料,经调研整理成提案、意见,在各级“两会”上提交,争取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能够缓解或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矛盾。一般从功利心理和浮燥心态上来说,都比较容易产生争取提案数量越多越好的情况,好象提案数量越多越能说明党派的工作出色。比如一个党派的市委在“两会”期间,集体和个人一共提了80多条提案和意见,一个政协委员提了10多条甚至20多条提案,被政协誉为“提案大户”。笔者无意贬低其提案的质量,只是认为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一级党派组织的能力有限,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不可能做得件件到位,与其泛泛而谈不如集中力量把几个问题搞透,提出真知灼见。有些局部的、苗头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反映信息的渠道向党和政府提出,而不必作为提案和意见放在“两会”上去提。

误区之二:追求“重点”、“督办”提案。现在各级人大、政协每年都要选几条“重点”和主要领导“督办”的提案和议案,这个方法无可非议,可是要对它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重点”、“督办”的提案、议案一般都是社会上关注的热点和急需解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质量肯定是比较高的。可是并不能说没有被选上的提案和议案质量就不高,就不重要。根据多方面提供的经验,宏观的、微观的、有关法制的、人文的、要花钱的提案和议案一般不会被选为“重点”、“督办”的提案、议案,而中微观的、有关经济建设的提案和议案比较容易被选上。另外还有一个更深一点的原因是,某些主要领导同志近期特别关注的课题被提案、议案提出来了,这些提案、议案就容易被选中。可是,由于宣传和理解上的误导,党派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提案被选上的沾沾自喜,逢会必讲,甚至感觉受到领导的重视,水平高人一筹,没有被选上的自感矮人一截,甚至还对评选结果有意见。在这样的氛围下,党派就容易产生竞争意识,陷入追求“重点”、“督办”提案的误区。为了下年争取被选上而下力气钻研领导关注什么问题,喜欢哪一类型的提案,以揣摩上意的方法选择课题。这个现象在政协比较突出。

误区之三:重技术,轻理念。从党派提案的内容看,绝大多数是属于技术性的意见和建议。早些年的提案大多集中在工业技术、农业技术、医药技术、城市建设技术等自然技术方面,后来逐步发展到宣传技术、组织技术、教育技术、管理技术、金融技术等内容的提案增多,近几年,在制度规范、法律政策方面的提案才有所增加。党派提案提出问题的层次虽然有所提高,可是基本上仍然属于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范畴的内容,很少涉及到执政理念、领导艺术、组织技能等有关提高执政能力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参政党,它在研究关注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的同时,可能更需要从治理国家的理念、经验和领导的技能、技巧等人格化技术即“人的能力”方面多加研究和关注,支持和配合执政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②,这是党派能否成为真正意义的参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参政党应该具备的政治素质。

误区之四:重经济体制改革,轻政治体制改革。党派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大思路不可避免的会从属于社会的主流思潮,即重经济体制改革,轻政治体制改革。虽然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大家都已经比较清楚,可是大家都在自觉和不自觉的把它当作“高压线”、“雷区”来回避。在一些提案的建议中,明知具体的操作性建议需要有政治体制的保障才能实现,也不敢对相关的政治体制提出调整的建议。好象政治体制改革是执政党独家的事,参政党不易过问。由于长期以来有意识的回避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党派从来就没有对它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如果有一天执政党要求我们提提对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能我们还无法交出合格的答卷。

误区之五:忽视创新思维。党派在参政议政中一直不能突破原有的观念,只习惯于在原有的政策框架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就出现很多提案看起来很有道理,提案答复办理的态度也很好,可是最后还是原地路步,问题无法解决。特别是对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机制缺少创新思维,好象党派也不太主张在这方面发挥创新思维。创新是民族精神之所在,是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灵魂,离开了创新,我们将一事无成。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是一个思想方法,一种最具活力的思想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个方法,才有可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党派要想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增强党派的活力,就必须大力提倡和培养创新思维。

    我们通过一些现象可以看出,产生上述思想误区的原因,不外乎功利思想和缺乏政治经验及社会活动经验,体现民主党派政治成熟度不够高,政党意识不够强。不过,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出现一些思想上的误区是不奇怪的,这是发展前进过程中的问题,也是社会环境对我们的深刻影响所造成的结果。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正视这些问题,以“立党为公,参政为民”的宗旨为思想准则,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下,与中共通力合作,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努力奋斗,这些思想误区就会迎刃而解。

© 2009 中国致公党·扬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s Reseved 苏ICP备第456461号
地址:扬州市文昌中路538号  电话:0514-87341178   传真:0514-87341178
Email:yzzg@vip.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