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骚客的世界里,如海市蜃楼般美丽。然而,眼前这位塑造了众多清雅灵动作品的玉雕大师却简单朴素“我和先辈工匠们一样,雕玉是我的生活,艺术家其实就是好的工匠,我惟愿对得起每件作品,雕琢出她们最大的光采。”话语简陋如斯,句句述说着大师的朴实匠心,让我不禁好奇,承载着赞誉的扬州工匠们代代传承的到底是怎样的理念和人生。
在我还未见张文斌时,就已惊叹于他玉雕作品的精细与柔美了。尤其是他最新所作《洛神》,神女袂带灵动飘逸,发簪与衣饰逼真玲珑,一位能雕刻出如此细腻精致之作品的扬州玉雕师,想必极富江南文化韵味,气质婉约,心思细致。然而,初见张大师惊讶于他给我的朴实而憨厚的第一印象,面容祥和慈善,笑声爽朗,甚至有点像个北方汉子,他的身材不算魁梧,但也绝不瘦弱,尤其是他那双粗糙而厚实的手,更难以让人联想到那些出自他手的玲珑细巧的玉雕。
我们坐在他的工作室里,品茗交谈,得知他的母亲是扬州漆器厂的漆工,在家庭的熏陶下,加上扬州温婉精致的城市氛围影响,从小对传统工艺美术有种特别的亲切感,所以1980年他在填报高中志愿时毫不犹豫选择了扬州玉器学校。后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和老艺人洪晟学习,登堂入室专功扬派山子雕和人物摆件,成功地雕刻了第一件作品《吹箫引凤》,获得了很多奖项的奖杯,在随后的每年里都有了更多的作品并奖得奖杯。代表作有:《八仙过海》、《瑶池赴会》、《福寿如意瓶》、《麻姑献寿》、《赏菊图》、《一路连科》等。
2014年,张文斌被评为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你只有怀着负责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对待,才对得起玉石,对得起欣赏者,也,对得起自己”,“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面临诸多问题,传统的“老法子”不能全丢掉,构图的简洁大气与精细的工艺并不矛盾,两者的和谐共存才是玉雕的最好状态”。说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他眼中显露出的对传统的信心和承诺,更有超出普通工匠的那一份对艺术的思考与追索。
2015年 城庆之年、致公党成立90周年、扬州致公党成立30周年,张文斌认真学习扬州市致公党一号文件,响应党组织号召“我为传承做贡献、我为发展献良策、我为社会促和谐、我为发展架桥梁、我为城市添光彩”,积极参加致公党组织的社会服务工作,定期前往福利院、敬老院慰问服务,给他们摄影留下美好的瞬间。
张文斌在内的学习开拓了思想境界,真正明白了参政议政我为城市添光彩的内涵,看到如今的扬州玉雕与苏州玉雕、宜兴紫砂等相比,都有或多或少的差距,扬州玉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硬实力。
玉雕人承古开新,独辟艺境,宽阔境界,形成独有的内涵丰富的艺术风格,是铸就扬州玉雕艺术生命力的必要。打造扬州玉器品牌、宣传推广的软实力对于经营者来说是也必不可少的,是最有长远价值的营销方式。用热爱、责任、信念及精湛的艺术水准做支撑,推动扬州玉雕文化快速发展、让“新疆玉扬州工”真正走向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扬州城市名片,是扬州玉雕人的职责和使命。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文雨轩”工作室,玉雕是他内心的起点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