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参政议政

农业起步工业突围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路径——以江苏省江都市小纪镇为例

作者: 陆伟芳   出处: 《中国发展》    浏览次数:2075     发布时间:2011-10-13 9:25:19

编者按:本文为致公党扬州市委2010年调研课题成果,刊发于《中国发展》杂志2011年第4期,现将原文刊载如下

摘要:该文通过对江苏省江都市小纪镇的实地考察,结合文献研究和听取汇报等方式,探讨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从农业起步、用工业突围的小纪模式。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业起步;工业突围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404(2011)45-0066-04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一个全民关心的重大现实课题,犹如一个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吸引着专家学者和领导阶层的高度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苏北苏中农村发展现状,探索乡村发展的未来走向,2010年以来,我们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进行了广泛的考察,特别是对江都市小纪镇进行深度研究,既走访了小纪镇领导,听取全面情况汇报,又全面考察了小纪的工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希望可以找到某种最适合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模式,供国内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辽阔的西部学习借鉴。

1不利自然环境禀赋下的小纪
    当今中国社会,正快速走在城市化的道路上,那么广阔的乡村应该怎么样发展,有什么规律和经验可寻?目前学界已经总结出来的乡村发展模式分法众多,比如有学者提出了八种类型——工业企业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畜牧养殖带动型、休闲产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劳务经济带动型等等,以经济的发展作为主要的分析内核,但应该承认,实际的类型要复杂得多,乡村发展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就是在江苏大地,南北之间也有着广泛的差异。如果说苏南模式是以工业企业带动为特色的话,那么苏中苏北则以畜牧养殖和生态农业为主。“生产发展”,在苏南主要是从传统的副业出发,逐渐形成乡镇工业群体,以工促农,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话;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生产发展”是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规划来走上致富之路,用政府的力量、用集体的智慧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农业,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向农村,兴办各种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启动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江都小纪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江都市小纪镇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东北部,全镇面积178.23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人,下辖3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小纪镇地处里下河腹地,处于江都、高邮、兴化和姜堰四县市交界,既无大城市依托的区位优势,又无充裕的资源优势。这里原本交通闭塞、灾害频仍、生产力低下。作为里下河的“锅底洼”,小纪镇洪涝灾害频仍。境内的300多条河流,固然有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但也彰显其交通不便的困境,除了河流与土地,也再无其他重要资源。不过,即使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自然条件优越又充满挑战的里下河农业地带,近年来却闯出了一条新路,经济逐渐繁荣发达,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竟然成为了全国的千强镇和国家卫生镇、扬州市20强乡镇、苏中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50优”乡镇。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探究。

2从农业起步到工业突围的现实发展道路
    位于里下河“锅底洼”的小纪没有区位优势,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那么从贫穷到富裕,从落后到发达,从名不见经传到名声远扬,它是如何发展成今天的强镇、卫生镇的?它的发展模式有什么特色值得我们总结呢?
    首先,政府引导,用农业示范园吸引外来资本,解决发展的资金问题。调查显示,这种没有地理优势,交通闭塞,自然灾害频仍,无法与上海这样的都市对接,远离主要城市,又没有其他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其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相对迟于苏南。我们知道,在改革开放初期相当长的时间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宝贵的土地和人力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高效的配置。到21世纪,小纪政府发挥领导力量,引进外地资金发展规模农业。他们引进了福建超大现代农业装备(集团)公司的资金和技术,投资建设万亩蔬菜生产园区,作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然后再向周围辐射。他们也引进无锡养鸡集团,建立现代规模养鸡场。2009年江都小纪镇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规模农业经营。该工程通过土地整理,改变过去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进行农业的规模经营,有效集聚潜在资源,有序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将农村居民迁移到城镇,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资源,建成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实现农村耕地资源、建设用地资源、市场需求与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集聚,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项目涉及7个行政村,总面积15 706亩。通过综合整治,预计可形成优质高效良田13 800亩,新增耕地1 320亩,净增建设用地指标788亩。根据项目实施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小纪镇先行进行农民集中安置区双纪阳光城的建设。这样,从蔬菜种植到家禽饲养实行了农村现代化的示范,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状态,使小纪摆脱了传统农业和农村的状态,开始走进现代农业的大门。
     其次,扶持培育特色专业大户,解决农业和农村的致富先驱问题。如果说示范经营在政府层面树立了现代农业的样板的话,那么特色大户的扶持则在基层为农民树立了看得见的典型。在小纪镇政府的扶持下,农民除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之外,一批特色专业大户应运而生,小纪镇的养殖和种植专业大户达到3 150户,其中种植大户150户,蛋鸭养殖大户315户,蔬菜种植大户210户,水产养殖大户2 400户。专业大户从一家一户的小打小闹起家,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从各种培训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到水产协会、蛋鸭协会等,发展到规模经营,而且专业大户经营规模也日益扩大,效益越来越明显。养殖和种植专业大户,使农村的发展有了一种新的方向,农业农村仍然大有作为。
    第三,在农业发展基础上的工业突围。在农业打头阵的背后,一群农民悄然“突围”,在偏僻的里下河腹地持续推动着小纪乡镇工业的升级换代。农业固然增加着收入,但是仅仅农业肯定无法消化乡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走出农村,走向工业是必然选择。乡村手艺人从传统工匠转变成现代企业家:木匠王道江从木材拼帮板到装饰板材,最终创立快乐木业集团;而马祥根则从乡镇机电厂起步,最后创立江苏英泰集团,目前旗下拥有6家子公司,集团产值超10亿元。在王道江、马祥根等人的示范带动下,小纪镇出现了一批由百人组成的第一代创业大军,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创造了发电机组、电力金具、涂装设备、汽车内饰件、木业等八大支柱产业。目前,小纪镇拥有大大小小工业实体1 000多家,工商注册企业近800家。去年,江都市百强企业中,小纪占12席;江都市十强企业中,小纪占4席。从农业向工业的突围,彻底改变了小纪镇的贫穷,成为富裕的小纪。2009年,小纪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 500元。
    第四,利用全国交通大发展的机遇,小纪从闭塞变通衢,为小纪的腾飞加上了理想的助推器。小纪虽然一向对外交通不便,但近年来全国高速公路的建设给了小纪发展的机遇。京沪高速、328国道、江海高速、安大公路、宁启铁路缩短了小纪镇与中心城市的距离,镇区距已开工建设的苏中江都机场仅2.5公里,水陆空交通日趋便捷。而且作为“里下河门户”,它又是周边近20个乡镇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再加上老233省道嘶华公路、新233省道(安大公路)的建成,连接嘶华公路与安大公路、经过镇区的华真公路纪安线的实施,又缩短了小纪与高速公路、铁路以及周边城市的距离。小纪的交通不便已经成为历史。
    最后,建设环境优美、宜商宜居的生态城镇。经济的发展,不仅小纪经济实力大增,而且其密布的河网成了新时代生态建设的有利资源。小纪镇自然风光秀美,境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风光潋滟,有着“渔舟轻荡、珍禽掠水、飞动成彩”的自然生态景观,享有“江北第一水乡”的美誉。于是,小纪镇就凭借其丰富的水资源,建成“风景秀美、城在水上、镇在绿中、生态怡人”的宜居城镇。自2004年起曾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农机推广先进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新型示范镇等荣誉,城镇面貌初步展现出“古、水、绿、新”一体和谐发展的格局。

3欠发达地区乡村的发展路径
    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和乡村发展,是中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而小纪的发展模式,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两步走的可行的现实之路。
起步阶段的发展路径: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适合从农业和特色农业起步。小纪镇从发展交通事业改变闭塞状况,再到治理水患,使农业摆脱了受制于地理条件和气候的状况。而引进外来资本,发展特色农业则为农业起飞提供了机遇。到今天,构成了优质稻米金龙、特色蔬菜青龙、蛋鸭饲养彩龙、特水养殖银龙、经济林木绿龙“五龙齐舞”的农业新格局。小纪的国家级罗氏沼虾繁育基地、国家级高效生态农业基地、万亩设施蔬菜观光园、5 000亩农民自主创业园、6 000立方蔬菜冷藏中心、供苗能力达10万亩的现代化工厂化育苗中心、10 000平米的优质品种展示区,成为全省高效农业发展的品牌。小纪高效农业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成。小纪的经验告诉我们,农业、高效农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农业地区也能做出成绩来。因此,我们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寻求发展之路时,未必一定要走工业发展之路,靠消耗丰富的自然资源,污染人类的家园来发展经济。
    腾飞阶段的发展路径:在奠定农业基础之后逐步向工业突围,真正实现乡村的崛起。今天,工业已经成为小纪经济的主体,境内现有各类工业企业超过1 000家,亿元以上企业达12家,江苏快乐集团、江苏英泰集团等龙头企业在全省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全国同行业中位居前列;也有铺天盖地的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木业、机电、文体、粉末涂装、汽车内饰、环保器材、电力金具、针织服饰、冷轧带钢等九大主导项目。工业的突围,是小纪在奠定农业发展基础上进行的,是乡村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是彻底改变乡村面貌的重要步骤。如果只有农业的发展,那么小纪可能不再一穷二白,但也不会有腾飞。只有工业的突围,才使小纪摆脱贫困,走向真正的富裕,摆脱落后,走向真正的现代社会。
    小纪模式,为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小纪模式告诉我们,不利的区位条件,糟糕的资源禀赋,恶劣的自然环境,都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奠定农民温饱的基础。而向工业的进发和突围,则使农民在温饱之余实现真正的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之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 2009 中国致公党·扬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s Reseved 苏ICP备第456461号
地址:扬州市文昌中路538号  电话:0514-87341178   传真:0514-87341178
Email:yzzg@vip.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