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参政议政

办好扬州的高等教育 提升扬州的城市品质

作者: 扬大三支部 严华   出处: 《政协论坛》    浏览次数:2394     发布时间:2010-11-22 15:30:00
    城市品位涵盖“经济、文化”两方面的内容,它不仅要从经济实力、城市规划、市政建设、绿地面积等方面来表现,还包含市民素质、城市形象、城市美誉度与知名度、无形资产的开发保护、人文资源的充分利用等内在东西[1]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最早产生于城市,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集中在城市[2]。在扬州的高校主要有扬州大学、扬州职业大学、扬州教育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环境资源学院、扬州高等商业学校等。一百多年来,这些高校尤其是扬州大学就不断地从所在城市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并回报以果实,成为城市的骄傲和文明的象征。在城市层次丰富的多元文化中,高等教育选择的文化是城市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又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因此,探索高等教育与城市品质之间的关系,通过高等教育这一“源头活水”提升扬州的城市品质,对于大力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城市,对于提高城市社会成员整体素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等教育的城市文化功能

在城市文化的诸要素中,高等教育层次较高,能动性强,充满生机与活力,与城市通俗文化客观上存在势差。高校集中的智力、荟萃的人才、优越的设备和科研条件为城市文化的丰富活跃、引导提高、变革更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等教育是一种源于城市又高于一般城市文化,对城市文化具有选择、传播、创新等功能的文化现象。

1.选择、传播功能

    高等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多方面、多途径的,是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主动的选择、传播和发扬,而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糟粕被排斥、摒弃[3]。首先,高等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选择、传播的过程,它通过培养目标、课程和教材、教师群体、学生群体等来选择性地传播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其次,高等教育通过自身的价值取向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间接地向市民传播先进文化。不可否认,大学师生作为城市居民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对当地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有很大影响。大学把自己的文化输送给城市的同时,繁荣了城市文化,伸张了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竞争力。再次,城市的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城市的主体——人的素质的提高。高等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知识和文化,启发民众积极参与政治的民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从而提高城市发展的无形资本,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2.创新功能

潘懋元先生指出:“高等教育正是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重组、融合中创造了新的文化”[4] 。高等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地位与有利条件所赋予它自身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功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性是这种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高等教育的内容是高级专门的知识,反映了高层次的文化;高等学校的学生是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的青年,思想比较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大学教师,一般来说,都是某一专业或领域的专家,兼有教学科研双重任务;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尤其是大学的职能。所有这些都是高等教育直接和间接地创新文化的有利条件。

二、高等教育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途径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而言,高等教育通过输送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途径参与城市的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1.输送人才,引领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

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级人才的文化地位,正如他们的社会地位一样,具有更大的影响力。随着一批批大学生走向社会, 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也被带进千万个工作单位。他们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是保证城市文化向着进步方向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各个高校不仅要使培养出来的各类人才能够掌握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能力,而且要使他们受到优秀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尤其是要使他们能够具备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相衔接的精神底蕴。只有这样,大学生们才能更好的担负引领城市文化发展的重任。

2.从事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以提高城市文化的技术素质。

高学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主动参与所在城市的科技创新,采取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和转让、技术指导和服务等方式, 把帮助相关企业推进技术进步, 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使更多的先进技术、适用技术在企业中得到加速运用和扩散。目前要继续做好扬州市与扬州大学科技联合资金项目的相关工作,使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在提高城市物质文明的同时,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3.直接服务社会,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1)教学服务——传播先进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人生取向和科学精神

    高校除了承担对本校全日制学生的教学工作之外,还承担各种社会培训工作,如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各种座谈会和研讨会、专题讲座、短期培训班等。另外,高等学校灵活的办学形式为每一个愿意接受教育的城市居民创造了直接接受教育和熏陶的机会。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渠道和途径,发挥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优势、追求高尚的道德实践、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各种文化鉴别的科学态度和自觉意识,向所在城市传播先进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人生取向、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自觉地承担起所在城市先进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建设者和实践者的时代责任和社会角色,引导市民形成有利于城市发展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2)设施服务——提供市民学习的设施平台

    高等学校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组织,更是学习型城市的中坚力量。这就要求高校由封闭走向开放,尤其是各类学校资源的开放。高校应逐步创造条件,实行学校各类教育资源(图书馆、体育场馆、实验室等)向社会的开放,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高度开放的教育网络体系,充分发挥有限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搭建起为市民自主学习提供服务的设施平台,使那些希望“充电”的市民可以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自由的学习机会。开放体育场馆,为市民提供体育锻炼的场所及技术咨询。

3)文明辐射——斜风细雨,润物无声

高等教育不但在知识、技术方面,而且在理想方面都能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校园向社会传播的信息舆论、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师生与市民的直接接触等。如高校利用有利条件出版的大量科技书刊不仅及时、真实地传递了一个时期高校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成果,也丰富充实了城市的文化市场。高校学生的志愿者行动、家教服务、爱国游行等活动,反映出高校师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展示高校文化魅力的同时,大大丰富了城市人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从而引导城市文化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所在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开展三管六不活动,即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不口出脏言;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不乱贴乱画;管住自己的腿,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花草。开展安全出行、不闯红灯主动排队、主动让座等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市民遵守社会公德、有序排队、主动让座、文明乘车。以文明出游,从我做起为主题,培养市民文明旅游、文明游园的良好习惯。对家庭提倡三个一:每个家庭有一个书架,陶冶情操;每个家庭养一盆花草,亲近自然;每个家庭有一项体育运动(音乐)器材,休闲娱乐。同时,利用社区图书阅览室、科普宣传栏、健身点、老年活动中心等阵地,加快建立功能齐全的社区文化阵地,让更多居民享受社区的文化设施;利用四进社区市民课堂等活动,让居民坐在家中享受文化大餐,提升素质。进一步密切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增强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并从一定的层面上促进雅文化与俗文化的沟通和交融。

 

参考文献:

[1]冯云廷. 城市经济学[M ].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5.

[2]张钟汝等.《城市社会学》[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 . P169

[3]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P147

[4]潘懋元、朱国仁.《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 2009 中国致公党·扬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s Reseved 苏ICP备第456461号
地址:扬州市文昌中路538号  电话:0514-87341178   传真:0514-87341178
Email:yzzg@vip.sina.com .